4月3日,永宁县文联联合县文明办组织“国风少年团”成员及文艺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永宁县文化“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切实将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融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
活动中,“国风少年团”成员及文艺志愿者一行来到仁存渡口,认真听取了黄河渡口的历史。在黄河岸边,详细了解了黄河流域文化、清明节的来历以及清明礼俗等传统文化,“国风少年团”成员共同吟诵《清明》,进一步体悟深厚的黄河文化孕育的精神品格,更深的了解黄河农耕文化的厚重。在宁夏工委纪念馆,大家在崔景岳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集体合诵《永远的丰碑》,通过献一束花、诵一篇经典的方式,传承红色经典,追忆峥嵘岁月。
县文联副主席毕会萍:“今年我们永宁县文联开展的这一次主题活动,主要是带领着我们的‘国风少年团’以传统文化开展,为了办好,做好此次主题活动,我们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首先带孩子们一起体验清明节的寒食,做青团,还带领他们一起剪纸,剪清明春和景明为主题的一些剪纸作品,还通过一起扎鲜花,为烈士书写祭奠英烈的卡片,还通过创作一些美术作品、书法作品,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英烈的一种缅怀。”
此外,“国风少年团”成员及文艺志愿者一同来到胜利乡烽火村桃花林经济基地,在“四季鲜果之乡”踏春,在“梨花风起”之时,组织“国风少年团”成员走出课堂,走近自然,拣艾草、做青团、放风筝、学拓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的内心,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清明”与“文明”同行。与此同时,县文联还组织摄影协会骨干会员用镜头记录永宁县乡村新变化,感受永宁县乡村振兴的坚实步履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前景,用艺术助力永宁县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一年来,县文联积极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精心组织开展了多场次的文艺惠民活动,悉心培育打造了“国风少年团”,在培养优质文艺人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用国学经典、书法国画、传统舞蹈、经典诵读、传统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的心灵。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带动青少年用前期学到的文艺知识回馈社会,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充分展示教学成果。
县文联副主席毕会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融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当中,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利用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形式来传承文明、唤醒民族记忆,向全社会传达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记者:杨梅杨勇博(实习)
编辑:杨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