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镇有:汝阳县上店镇、栾川县庙子镇、栾川县狮子庙镇、栾川县冷水镇、栾川县陶湾镇、洛宁县下峪镇、洛宁县河底镇、洛宁县故县镇、宜阳县柳泉镇、新安县石寺镇、新安县铁门镇、新安县北冶镇等。
1、洛阳市,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总面积平方公里。
2、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境内古镇有汝阳县上店镇、栾川县庙子镇、栾川县狮子庙镇、栾川县冷水镇、栾川县陶湾镇、洛宁县下峪镇、洛宁县河底镇、洛宁县故县镇、宜阳县柳泉镇、新安县石寺镇、新安县铁门镇、新安县北冶镇、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等。
(1)汝阳县上店镇,位于汝阳城南郊临木大道上。这里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10万多平方米、夏商周文化有史书记载、秦汉唐宋遗迹斑斑,清朝达到高峰,有“小洛阳”之称。
(2)栾川县庙子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清初时期,属卢氏县栾川里。庙子镇原有一曹姓财主,在街西头修建一座大庙,庙内塑有一匹白马,故称白马庙。
(3)栾川县合峪镇,地处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东部,历史文化悠久,镇内西南曾发掘仰韶文化遗址。
(4)栾川县狮子庙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清末时属嵩县都御里,民国十九年属嵩县第四区。
(5)栾川县冷水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地处栾川县中西部。清初时期,冷水镇属卢氏县蹈和里。清道光年间(年—年)改属栾川里。
(6)栾川县陶湾镇,位于栾川县城西18公里,地处伊河源头、栾川县中西部。历史悠久,古称陶家湾,大清乾隆37年(年)立集,陶湾镇古称陶家湾,乾隆41年(年)建镇。
(7)洛宁县下峪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南北朝时期,叫赀谷。北魏延昌二年(年),归属南陕县,治所长水,属恒农郡。
(8)洛宁县河底镇,位于洛宁县城东北部,河底古称莎栅,又称双龙镇,曾为永宁县治,清嘉庆年间改称河底镇。
(9)洛宁县故县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地处洛宁县西部。清乾隆五十五年(年),县分12个里,故县名为底前里。民国六年(年)底,前里改名故县镇。
(10)宜阳县柳泉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地处宜阳县西部,夏、商,属豫州雒西地。战国时期,为韩宜阳邑。
(11)新安县石寺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下辖的一个镇。石寺镇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已形成村落,,境内存有2处古代冶铁遗址。盛唐时期,商贾云集,更名为兴隆镇。元末明初,因在石寺畛河南岸发现一座北魏时期的连山石佛寺,改名为石寺。
(12)新安县铁门镇,位于洛阳市西40公里,镇域内有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字伯英)的故居,有千唐志斋墓志铭博物馆,有闻北魏石窟、洞真观王乔洞等,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13)新安县北冶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西北部,北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舜帝凿崖开洞以造漏明,黄帝设密都行宫经营天下。自秦盛行冶铁,北冶因此而得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14)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因周灵王驾鹤升仙歇鹤于此而得名,建镇史二千余年;伏羲氏在此观河图画八卦,乃中华文明肇始之地。战国苏秦诞生于此;汉高祖刘邦绝河亡秦于此;汉光武帝刘秀寝葬于此;王维赋闲隐居于此;司马光建楼观澜于此。
3、小结
洛阳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下辖有众多历史古镇,是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