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川新闻网
李俊镇是永宁县农业大镇,辖区有22家供外蔬菜企业,每年吸引近名务工人员涌入。这些如“候鸟”般涌入的流动人口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治安带来思考。如何管理和服务好这些“迁徙的候鸟”,成为重中之重。
双晖农业宁夏永宁蔬菜种植基地是李俊镇规模较大的一家供外蔬菜企业,每年2月初至11月,大批务工人员会从云南、贵州等地来到基地从事菜心、芥蓝等供外蔬菜的采摘、分拣等工作。基地安全负责人黄旅告诉记者,由于语言、文化以及种植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基地员工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偶尔会与当地群众产生一些矛盾纠纷。“今年我们有员工在打草药的时候,影响了旁边园区的作物生长。但是,员工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在派出所的调解下,员工给农户赔礼道歉,我们公司负责赔偿。”黄旅说道。
今年李俊镇派出所结合供外蔬菜基地流动人口众多的特点,打造了“三队一室一中心”社区警务模式,通过深化“1+X+N”城乡社区警务模式开展社区警务改革,将警力延伸到田间地头,从而摆脱过去以班组划分的“共治”模式。
“我们的‘三队一室一中心’主要以社区警务室为中心,统筹推进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工作。同时,在菜场设立一个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室,承担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临时身份证、居住证明、政策法规的宣传、法律咨询、周围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李俊镇派出所所长王富告诉记者,每个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室又成立义务巡防队、宣传队以及矛盾排查化解队三支队伍。“主要成员为社区民辅警、供港蔬菜基地负责人、工头片长等,主要负责基地内部和周围社会治安的巡防工作、安全宣传以及内部矛盾的排查化解。”王富告诉记者,通过“三队一室一中心”建设,不仅强化了基层治安工作,促进各类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同时也提升了派出所警务工作效能。今年以来,辖区22个港菜基地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刑侦案件。
通过“三队一室一中心”的建设,李俊镇派出所警务工作效能不断提升。据了解,下一步,李俊镇还将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推进派出所警务智能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
记者孙楠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