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寻踪唐朝的永宁县从哪里来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黄/岩/非/汉/永/宁/再/辨

黄岩

的关系

永宁

前言

关于永宁县,有汉永宁和唐永宁之说,汉永宁是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县永宁乡置,治所在现温州境内。而唐永宁则是唐高宗上元六年()析临海置,武则天天授元年()改黄岩。

唐永宁本黄岩确定无疑,然而《嘉定赤城志》记载:黄岩县本汉永宁县,唐上元析临海置,属台州,天授元年更今名。

黄岩永宁与汉永宁是否为同一永宁,近几十年黄岩本土争论不休,得出的结论是黄岩永宁即汉永宁,且县治在黄岩。后来又说黄岩与汉永宁地域有所交叉,唐永宁有部分土地属于汉永宁。

早在一百多年前,王棻主编的《光绪黄岩县志》,其中有一篇名为《汉永宁非黄岩辨》的文章,引四点驳斥黄岩为汉永宁的说法。一与东瓯乡的关系,永宁是以原东瓯乡为县,离黄岩甚远;二为疆域,汉永宁领温(温州)处(丽水)二州的地理面积;三是黄岩的章安和永嘉郡治离京城距离,章安水陆两程均为里,而永嘉水程里,陆程里(六朝时期章安县与永宁县同时存在);四晋明帝以温峤岭南分永宁等四县之永嘉郡,说以南那北为章安,温峤岭一直是温州和台州的分界线。

据笔者考据,至今未发现《嘉定赤城志》前史志,除《太平寰宇记》外,有汉永宁即黄岩的确切记载。且历代县域变化,汉永宁与唐永宁无地域交叉。

东瓯乡与东瓯国

黄岩和永宁的历史,得从越国说起,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后代越王无疆争霸中原,先是北征齐国,后转而征讨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杀越王无疆。越人四散,各族子弟争权,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以南沿海岛屿上。无疆后七代闽君摇,率部佐汉伐秦,被汉高帝立为东瓯王。东瓯王国即现温州、台州、丽水一带和福建北部。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时,吴王刘濞谋反,想让闽越跟随他反叛汉朝,闽越不肯采取行动,只有东瓯跟随吴王造反。等到吴国被攻破,东瓯接受了汉朝的重金收买,在丹徒杀死了吴王刘濞。吴王的儿子子驹逃亡到闽越,怨恨东瓯杀了他父亲,经常劝说闽越去攻打东瓯。建元三年(公元前),闽越出动军队围攻东瓯。东瓯败,派人向朝廷求助,汉武帝派庄助调会稽兵支援,兵未至,闽越退。东瓯举国迁往江淮。

这段历史,《吴地记》引《汉书》:“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於天子,天子遣太中大夫严助发兵往救,未至,闽越止兵;东瓯乃举国徒中国,处之江淮间。”而後遗人往往渐出,乃以东瓯地为回浦县。”按照《吴地记》的说法,回浦县即原来的东瓯王国。

东汉光武时期,回浦县更名为章安县,永和三年(),分章安县的东瓯乡立为永宁县,其余所部依旧为章安县。《后汉书.郡国志》由北而南列会稽郡下所统地域,举章安县: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举永宁县,则是:永宁,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

东瓯境内在六朝的地域演变

三国时期,设立了临海郡。《三国志.吴书》:太平二年()春二月,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据考据,郡治设章安(另一说为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罗阳、松阳、罗江7县。东晋,分临海郡设立永嘉郡。《晋书》记载: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宁、安固、松阳、横阳等四县。分置之前,据《晋书.地理志》记载:临海郡吴置。统县八,户一万八千。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可见,晋时分出永嘉郡后,临海郡统章安、临海、始丰、宁海四县。

三国时期的罗江在晋时划给晋安,在今福建宁德。临海郡属地,章安,即原章安县,汉时划东瓯乡分出永宁县,三国时期,划出临海县和始平县。晋太康元年始平更名始丰。宁海,《崇祯宁海县志》记载: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平吴,王濬以兵狥地,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白峤。而《宋书》则是记载:何志,汉旧县。按《二汉志》、《晋太康地志》无。但三国前无宁海的记载,应为晋康帝灭吴时所置。永嘉郡地,松阳,一说汉末置,一说吴置,《宋书》记载为吴置。《旧唐书》则记载析章安南乡所置。罗阳县,罗阳即今瑞安,在今温州南部,应是析永宁县置。《读史方舆纪要》载:三国时期置。宝鼎三年,改曰安阳。晋太康初,改曰安固。晋太康四年,析安固县横岙船屯置始阳县,属临海郡,寻曰横阳。可见,临海郡地为原来析出东瓯乡的章安县地为主,而永嘉县地,为原永宁县地,即东瓯乡地。

到了刘宋,临海郡多了乐安,即今仙居一带,晋康帝分始丰立,永嘉郡多了乐成,即今乐清,晋孝武宁康三年(),分永宁立。梁武帝将临海郡改成赤城郡,很快又改回临海郡。南北朝时期,晋分置后的临海郡和永嘉郡地理沿革没做改变,即:临海郡:章安、临海、宁海、始丰、乐安。永嘉郡:永宁、安固、松阳、横阳、乐成。

唐朝的永宁县与黄岩县

隋灭陈后,临海郡并入永嘉郡。据《隋书》记载:永嘉郡(开皇九年置处州,十二年改曰括州。)统县四,户一万五百四十二。括仓(平陈,置县,大业初置永嘉郡。有缙云山、括仓山。)永嘉(旧曰永宁,置永嘉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有芙蓉山。)松阳、临海(旧曰章安,置临海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有赤山、天台山。)由此可见,三国时期的临海郡即东瓯地分成了括苍县、永嘉县和松阳县、临海县,汉永宁即永嘉县。南朝时期的整个临海郡合并为临海县。

到了唐朝,永嘉郡拆分为温州、台州和处州,处州以三国时期的松阳县地为主。其中台州条载:隋永嘉郡之临海县。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海州,领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五县。五年,改为台州。六年,没于辅公祏。七年平贼,仍置台州,省宁海入章安。八年,废始丰、乐安二县入临海。贞观八年,复分置始丰。旧管二县。永昌元年,置宁海县。神龙二年,置象山县。天宝元年,改为临海郡。乾元元年,复为台州。旧领县二:临海、始丰。其下黄岩条:上元二年(),分临海置。

《旧唐书》温州条载:隋永嘉郡之永嘉县。其中永嘉县条:后汉分章安县之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晋置永嘉郡。隋改为永嘉。上元二年,置温州,治于北县。

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上元二年,分临海县设立永宁县,也就是黄岩县。黄岩的原永宁县和东汉初年,分章安县设立的,后改为永嘉的永宁县,属于不同的地域。从台州的地域分析,黄岩县应包含六朝时期章安和临海两县的南部。

《寰宇记》对黄岩的错误理解

学者对汉永宁与黄岩关系的误解根源,一是对于临海县的误解,以为临海县是分章安和永宁两县所设立;二是晋分临海郡设立永嘉郡的误解,以为当时拆分了永宁县。

关于临海县的记载,《宋书》,唐《旧唐书》《通典》《元和郡县志》,宋《舆地广记》均记载吴分章安置临海。唯有《太平寰宇记》记载,分章安永宁置临海县。

但《太平寰宇记》关于台州记载有多处错误且有夹缠不清之处,其原文如下:

台州,临海郡,今理临海县。春秋及战国时皆为越地,秦属闽中郡。汉惠帝三年闽君揺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号曰东瓯王,亦兼有其地。至武帝时,东瓯举国徙居江淮间,尽虚其地。郭璞注云: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闽越即西瓯。又《汉书.地理志》云:回浦县有东部都尉是也,扬雄解嘲云:东南一尉,西北一侯。孟康注云:会稽,东部都尉也。后汉光武帝时改回浦为章安县,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县,少帝时又分临海、始平、松阳、罗四县以置临海郡。

郭璞注东瓯即临海永宁县。晋明帝太宁元年,即公元年,分临海郡为临海永嘉二郡。而郭璞逝于公元年,注《水经》应该在晋分临海郡前,也就是郭璞的永宁县是当时临海郡的永宁县而不是临海县的永宁。另吴分置临海郡,此中几个县,与志书记载也有出入。

临海县应是分章安置,而非分章安永宁两县置,后来的临海县境与汉永宁县境并无交叉。

《太平寰宇记》永嘉郡条记载:晋明帝以温峤岭以南,分永宁等四县置永嘉郡。很多学者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晋明帝将永宁拆分,温峤岭以北的永宁属于临海郡,温峤岭以南的永宁属于永嘉郡。其实不然,《晋书》原文记载: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宁、安固、松阳、横阳等四县。并没有记载拆分永宁。晋后分永宁是在晋孝武宁康三年()分置乐成,即今乐清。

此外,《太平寰宇记》对黄岩黄岩山的记载也有错处:黄岩县西一百五里,旧三十乡,今十二乡,汉顺帝永和元年置,今温州永嘉县,属会稽郡是也,厯六朝不改,至隋废。以其地并入临海县,唐上元二年四月复析临海地以名之,天授元年八月改为黄岩,以其山顶有黄石,因以为名。黄岩山地名在唐志中有出现,但《太平寰宇记》首次出现永嘉地并入临海,上元二年从临海又析出永嘉,复名永宁。唐宋之间却无原汉永宁并入临海的记载。宋齐梁陈时候的永宁县其实包含现永嘉县和温州市区一带。《嘉定赤城志》关于黄岩山的记载引的是《临海记》,《临海记》成书于南朝宋,宋时永宁县属于永嘉郡,如黄岩山属于永嘉郡,所引应是《永嘉郡记》。由此也可见,黄岩山一带属于临海郡地。

此外,《嘉定赤城志》所记载位于县南七十五里的王城山,县南一百里的五龙山,县东二百四十里的东镇山,县西五十里的灵石山所引都是《临海记》,也可说明黄岩在两晋南北朝时候所属应是临海郡,而不是永嘉郡。

《嘉定赤城志》虽以《十道图》《九域志》《舆地》《寰宇》诸书为依据。但唐《十道图》并不详尽,作为地图无法确定历史沿革。《元丰九域志》没有黄岩和汉永宁关系的记载。至于《舆地广记》台州条,则是“吴分章安置临海县”,而黄岩条“本永宁县,唐上元二年分临海置,属台州,天授元年更名。有黄岩山。”此处永宁是唐上元二年的永宁,非汉永宁。实际上,《嘉定赤城志》为依据的是《太平寰宇记》,因此,才有了“黄岩本汉永宁县”的错误。

之后,《浙江通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万历黄岩县志》等书都沿袭了《嘉定赤城志》的错误。

后记

古地理志中,处州、温州、台州皆有与汉章安有关的记载,且认为是汉章安县的一部分,原属于回浦乡。章安最早为汉会稽郡东部都尉治,也就是管理边防的治所。章安领东瓯乡,东瓯为瓯越所在地,黄岩章安一江之隔,越人善水,可轻易渡江,稍微明智的将军都不会将治所设在最前沿,况江南岸到温峤岭一带无险可守。另外,从方言来看,永嘉县除北部少数村庄讲仙居话、黄岩话外,其余都讲瓯语;乐清市以清江为界,以北讲黄岩话、以南讲瓯语。可见,黄岩的广大土地属于东瓯完全不可能。

综上所述,将汉永宁认为黄岩是《太平寰宇记》记载的错误,而《嘉定赤城志》固定了这个错误,此后因因相循,此错便一直流传。

三子散文吧

再细的痒,经年也刻成伤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内容

文章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