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7.4万。素有“皮毛之乡”之称。
一、历史沿革
1、西汉置阳原县,治今县西南,属代郡。阳水经流,故名。东汉废。
2、辽置永宁县,为弘州治。金改永宁县为襄阴县。至元中省县入弘州。
3、明为宣府左卫地,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三十二年(年)置西宁县,治今西城镇,属宣化府。
4、年因与甘肃省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市)重名,复称阳原县。年由河北省划属察哈尔省。
5、年复归河北省,属张家口专区,年并入蔚县,年复设阳原县,属张家口专区(年改地区)。年划归张家口市。
二、旅游景点
1、泥河湾博物馆。位于阳原县广场街,占地2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累计总投资万元。该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属国家中型展馆,与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博物馆一并成为世界考古科研基地,是目前我河北省唯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该馆建筑形态全部采用了“弧形”外观设计,整体形状属于半圆式结构,酷似古猿人的头盖骨;整体建筑由大阶梯和高塔形式构成,正面朝向东北,体现了泥河湾是东方人类的故乡。
2、竹林寺。位于阳原县青元山的中峰台上。四周的山峰如莲瓣,中峰如莲台,整个山势如一朵莲花,故称五岳莲山,旧时山上就建有五岳庙。竹林寺就建在莲台之上,形成了莲座中心,万山朝圣、千峰环向,若揖若拱之胜景。寺东山下有峪水由北向东南峪口滚滚流去,这就正符合道教选址所推崇的四灵兽、天门、地户名山形胜格局要求。
3、澍鹫寺因坐落在鹫峰岭而得名,因此目前人们仍以鹫峰寺相称,位于阳原县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东白家泉乡窑儿沟村西南方向米的山坡上,至今有保存完好的佛塔,即澍鹫寺塔,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天镇县志》记载,鹫蜂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年一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4、双树堡建造规划合理、科学,创意独特,整个堡的建设呈现出“丰”字格局。双树堡位于阳原县白家泉乡的河川区。据《察哈尔省通志》载,双树堡系“明时建,清乾隆五年(年)重修”。当地年长者口头传言,是明嘉靖年间(年—年)所建,因有两棵大桑树而得名。堡门设在北面,门洞上有石雕匾额,上下两块,分别为“易字屯堡”、“双树堡”。
5、大觉寺建于元泰定七年(年),占地平方米。有三重大殿、三进院落,明万历二十七年(年)在大雄宝殿后建藏经楼,规模宏大,可惜解放前夕毁于战火。大觉寺复建总投资万元,占地亩。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慈善院、五观堂、生态园、人工湖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