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永宁县,照片背后的战疫故事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https://m.39.net/disease/a_r8veoai.html
近日,银川市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做好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宁夏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办事处迅速采取行动,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筑起抗疫统一战线,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通过一组图片,走进街道的“疫”线故事。她是个喜欢阅读的姑娘,瘦瘦小小的她每天最享受的就是晚饭后躺在自家沙发上看小说的时光。疫情态势变得复杂、严峻后,祖小莹便抽不出时间来看书,每天只想着封控点的物资有没有送齐、是不是该第二次消杀了、还有多少条流调信息需要去核对……她身后背着的喷雾器,容量18升。这意味着,祖小莹每天都需要负重40余斤上下爬楼8层。她是一位“准妈妈”,近四个月的身孕并不能阻挡她奋战疫线的决心。为了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阳光社区安排“准妈妈”王蓓主攻数据分析与汇总。但,随着封控点的不断增多,王蓓也主动来到封控点帮忙分装居民生活物资。王蓓觉得,比起社区其他同事的奔波与劳累,她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很不值得一提。她是一位母亲,尽管工作再忙碌也总是爽朗地笑着。疫情期间,十三岁的大宝成为了她最贴心的小帮手。因为忙于防疫,永和社区工作人员马小燕每日早出晚归,年仅三岁的小宝便交给了大宝照顾。再苦再累,马小燕始终用她积极的心态感染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妈妈“消失”的时间里,相互照顾、彼此拥抱。马小燕也坚持每天都拿出百分百的精力,为封控点居家监测的居民们做好生活服务。他是一位儿子,父亲已经是90岁的高龄老人。妻儿都在外地生活,陪伴、照顾老爷子的任务就由丁治军一肩挑起。疫情期间,做为街道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挑大梁”的丁治军,承担着为封控点送帐篷、搭帐篷、接通电的工作。每天休息不足4小时,手机常常被“求助”电话打没电,可他和自己家的老爷子都没有任何抱怨。他家老爷子说:“我身体硬朗,自己做饭都行!儿子是抗疫‘后勤兵’,就让他好好干活!”它是一辆流动餐车,归祥和名邸二期居民吴保所有。10月22日,因为封控点不断增加、防疫帐篷供不应求,街道、社区的干部们不得不发出“帐篷租借令”,吴保成为第一个响应者。他指着自家的流动餐车说道:“我们家的餐车近期使不上,就停在那儿,你们看看用得上不?”就这样,封控点上多了个“房车帐篷”,成为网格员和志愿者们温暖的“临时港湾”。他是一名实业家,也是建设社区的直管党员。在建设社区工作人员的眼里,叶福总是在社区最需要帮助的第一时间,为社区解决了不少难题。自年疫情发生以来,除了此次疫情期间捐助的4顶帐篷,叶福先后还为街道、社区捐赠过一次性口罩个,测温枪3支,牛奶、方便面等食物箱。同时,他还积极响应社区的“党员先锋召集令”,投身防控一线,参与消杀、测温、登记、值守等工作。他们是永宁本地广告公司——世纪风广告的职员。此次银川疫情来势汹汹,形势复杂严峻。随着流调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元楼栋被封控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封控点值守人员御寒物资不足缺的现实困境。了解到相关情况的世纪风负责人任保,为街道捐赠帐篷10顶、棉衣30件,为街道、社区解了燃眉之急。它是一张“不平凡”的美团外卖订单。10月24日下午,值守工作人员黄晓荟为居家监测人员徐女士送去生活必需物资。看到瘦瘦小小的小姑娘拖着20多斤的物资,徐女士觉得十分感动。于是,她通过美团外卖为黄晓荟和另一位值守人员送去奶茶两杯、温暖无限。(中国日报宁夏记者胡冬梅)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7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