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人民医院PCR实验室核酸检测员

“红管管,白签签,大家一起做核酸。”在群众眼中,核酸检测很简单,只有两步:扫码采样和查询报告。但事实上,这在常人眼中看似简单的两步背后,却凝聚着核酸检测人员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今天,我们就来一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带大家了解核酸检测人员的工作。核酸检测人员是抗疫战中的排雷兵,每天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进入实验室之前,他们必须全身“武装”,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手套、防水靴套等用品的穿戴必须执行严格要求,容不得一丝马虎。“实验室里检验人员每天要不断重复着样本核对签收、样本灭活、手工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结果分析、出具结果报告等多个步骤,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都只能纯手工操作,一个动作甚至需要重复上千次。”医院检验科检验技师武雅茹说。只要进入实验室,检验人员不喝水、不进食、不如厕,一直坚持到检验完成。加上防护服密不透风,工作时间又长,每轮实验下来,都是对检验师体力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在PCR实验室,这个被称为“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一份份核酸检测结果从这里出来。这里有一群抗疫“幕后无名英雄”,核酸检测实验室是他们的战场,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医院检验科主任陈春杰说:“我们检验科下设6个分组,包括分子组(PCR实验室)、临检组、生化组、免疫组、微生物组、艾滋病筛查组,总共有26名工作人员,其中PCR实验室6人,分为两班,白班和夜班,每个班次12个小时,这次核酸检测我们负责检测部分乡镇送来的核酸样本以及本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陪人样本,愿检尽检样本,院外环境、重点场所环境样本,承接德城区样本,最高的时候一次接收达到多管。标本量多的时候,检验科全体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随时调整工作班次,科室还抽调了5人外出支援,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其他小组做完日常检测工作后紧接着就去PCR实验室,中间只有30分钟吃饭时间。但我们不是在孤单奋斗,在医院和输血科、病理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确保了核酸结果及时准确地发出。8月28日以来,共检测核酸样本多管,共计17万人次。”在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有三个功能分区,一区负责试剂的准备和实验耗材,二区负责接收标本、拆包、排板、编号、加样、扫码等,三区是扩增分析区。核酸检测的每一步都需要人工操作。从开箱拿出采样管,到核酸提取、体系配置、扩增检测、结果分析等,每个看起来有条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都充满了高度风险。检验师杨璐瑶与同事们穿着白色防护服,和病毒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小心翼翼,全力筑牢生命安全防护线。杨璐瑶:“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就会有一份责任,就是这份责任让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将标本精准高效地检测出来。”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是老百姓心中的一颗定心丸,更是宁津县打赢疫情防控的最大动力。一份份样本、一组组数据,筑起一道道病毒“防火墙”,医院马力全开单日最高检验核酸数可达6.4万人,用无畏姿态诠释了宁医人的担当!(陈伟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6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